奥秘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标签:
亿元 企业 中国 万元 项目 美国 技术 公司 风险 行业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实时讯息

南财观察│外资抢滩登陆 前海崛起全球资本“战略支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9:39: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欧雪 陈思琦 深圳报道

全球资本再平衡下,外资入华正在出现新的变化信号。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与科创活力,正成为跨国公司加仓布局的核心驱动力。

去年,深圳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全国第一。今年前2月,前海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1%,占深圳全市比重超六成。

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有增有减。周期性的变化之下,一些新的信号正在显现。

此前,国际上常以比较优势分析中国投资优势。而今,投资中国的动力更为多元,它包括了新产业链的集聚效应、投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窗口效应。

由此,外资企业扎根中国、辐射全球的战略支点正在形成中。经由前海入华,外资先后布局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无不折射出中国产业升级与全球资本流动的同频共振。

全球资本再平衡,外资先声已至

今年3月,相关机构调查称,机构投资者正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从美国股市撤资,向欧洲和中国股市转移,出现全球资本再平衡现象。

股市投资敏捷而迅速,股权投资亦是潮涌先声。今年1~2月,前海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72家,同比增长81.5%。其中,新增港资企业295家,增速85.5%,“含港量”爆表印证了前海作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第一站”的定位。此外,前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也同比劲增31%,达到54.03亿元,占深圳全市比重超六成,其中,来自新加坡的投资18.65亿元,来自英国的投资超过1亿元。

中国资产吸引全球投资者逻辑的演变。此前,国际上常以比较优势分析中国投资优势,看中的是劳动力红利和市场潜力。而今,投资中国的动力更为多元。

一是新产业链集聚效应。“未来三年计划新增20个海外仓,重点还是在欧美、东南亚,目标覆盖全球90%的跨境电商热点地区。”易达云EDA集团产业投资负责人王齐成说。他所在的公司于2020年正式落地前海,看中的是前海跨境电商物流的优势,尤其是试点“跨境数据流动便利化”,允许企业合规传输海外仓储数据,提升了供应链响应速度。

跨境电商集聚使得头部“大卖”、平台和服务商正在抢滩前海。前海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了1200亿元大关,增速超100%。亚马逊、拼多多、雨果跨境、徕芬科技、递四方等160多家企业落地该合作区。

二是投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窗口效应。DeepSeek等引发了投资于创新并可能形成周期性动力,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今年以来,前海吸引小薯商业管理、嘉道谷投资、安格利华国际商贸、晶浩二期私募股权等一批外资项目落地。

“嘉道谷将其成立的第一支绿色低碳QFLP基金设立在前海,以规范化的股权投资基金形式为境外资金投资境内股权资产提供通道。”嘉道谷投资创始人龚虹嘉提到,目前正在筹划香港地区高等院校科研产业化项目在内地成立产业合作基金。

“QFLP试点等政策让我们能更高效地引入境外资本,投资优质项目。”前海万汇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光耀称。万汇资本自2016年注册成立,去年在前海设立晶浩二期基金,目前已成功助力康方生物、来凯医药等企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实际上,深圳的历史也是外商投资的变迁史。从早期的“三来一补”,到金融保险业首家引入外资,再到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并为中国引入外资注入新内涵。

纵观经由前海入华的外资,万汇资本积极布局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晶浩重点挖掘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嘉道谷则聚焦于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环保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创新科技,无不折射出中国产业升级与全球资本流动的同频共振。

全球投资首选地,战略支点形成中

多家外资企业在采访中向记者透露,前海在跨境金融、现代物流、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前沿布局,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万汇资本将继续立足于前海,继续以‘FOF+直投’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位一体’深度布局。”周光耀表示,通过在三大经济带与当地知名基金合作,共同挖掘全国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秀企业。

“易达云将以前海为战略支点,打造‘全球智慧供应链标杆’。”王齐成说,将投入1.5亿元研发智能物流系统,推动“AI+智能仓”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目标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率超70%。

今年1月,来自新加坡的星展银行增资近16亿元,收购总部位于前海的深圳农商银行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19.4%。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郑思祯对媒体表示,“前海深港协同优势明显,外资企业和银行可以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体系与前海创新政策,实现低成本的业务扩张。”

“前海形成了金融、科技、物流巨头扎堆的产业生态圈,像汇丰区域总部、大疆研发中心等标杆项目的落地,产生了强大的‘以商引商’效应。”深圳外商投资协会会长郭小慧总结道。

前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正重点跟进、挖掘一批有标志性的项目,包括英国碧辟小桔、芬兰通力电梯、美国华纳兄弟、抖音供应链等,力争早日落地。

今年3月,深圳宣布将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扩大开放,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0亿元以上。

由此,以高水平开放对接中国高质量发展,深耕中国市场的外资有了更持续的支点。

“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前海完全有能力成为外资企业扎根中国、辐射全球的战略支点。”郭小慧表示。

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链条协同生态

“我们在设立晶浩二期基金时,从提交资料到审批完成,只用10多天。”周光耀说。

与传统的“成本洼地”模式不同,前海正在打造一个更高级的服务生态——这里不是简单的税收减免,而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政策基础设施”。

在税收领域,前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前海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超15%的部分给予补贴。“港澳e站通”可让港澳企业和居民一站式开办前海企业。“外资直通车”服务专班对重大项目实行48小时响应。前海还加快建设百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对重点外资项目提供最高30%租金补贴。

前海独创的“香港+”模式实现了深港协同“1+1>2”的良好效果。深港规则衔接创造出独特的制度空间,让港企注册时间压缩70%,仲裁效率提升10倍。

郭小慧认为,前海允许港企享受“港人港税”、18个领域专业资格互认,让香港青年创业者能实现“上午注册下午开业”。王齐成表示,依托前海-香港“1小时物流圈”,公司货物可通过香港国际机场48小时内通达全球。

王齐成认为,前海已形成跨境电商、金融科技、供应链服务等全链条协同生态,便于集团快速对接上下游合作伙伴。

周光耀也表示,前海毗邻香港,万汇资本能够充分利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资源,加强与香港金融市场的深度合作与融合,为跨境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就在3月,由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率队的前海代表团分赴西班牙巴塞罗那、马德里和瑞士苏黎世,密集拜访当地政企商代表、参观创新基地和国际展会,出海“双招双引”步履不停、力度不减。

据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前海将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融资租赁、财税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际利用外资将达200亿元以上。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