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呼吸成负担!拱焦中心“充电”学妙招,守护居民“肺”健康
为深化医防融合机制在基层的实践效能,全面提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能力,4月24日下午,拱星墩焦家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开展“医防融合模式下社区慢阻肺患者管理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以政策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抓手,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推动基层慢阻肺管理从“单一诊疗”向“防-筛-管-治”全链条服务升级,为辖区居民构筑起更坚实的呼吸健康屏障。

本次培训聚焦国家医防融合政策在基层的落地实践,深入剖析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社区管理的关键环节。慢病科业务骨干甘玉霞从流行病学特征、早期筛查技术、个性化干预策略等方面展开讲解,特别强调家庭医生团队在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诊疗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模拟真实病例管理场景,参训医护人员系统掌握了肺功能检测规范、吸入装置使用指导、急性加重预警识别等实用技能,同时探索将中医康复技术融入稳定期患者管理,如八段锦、呼吸操等特色疗法,切实提升健康服务的多样性与可及性。
针对基层工作中常见的筛查覆盖率低、患者依从性不足等难点,提出“数据赋能+精准干预”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依托区域健康信息平台打通电子健康档案与门诊诊疗数据,动态追踪患者症状变化和用药情况,为分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结合辖区老年人口占比高的特点,推行“重点人群入户筛查+社区集中检测”相结合的早筛机制,强化医护人员沟通技巧,提升高危人群筛查效率和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参训人员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研讨如何针对吸烟史、多重用药等个性化问题制定干预方案,确保健康管理服务既“接地气”又“有温度”。

通过此次培训,初步形成“轻症社区康复、重症精准转诊”的分级诊疗格局。家庭医生团队通过标准化随访流程和智能提醒系统,有效降低患者急性加重就诊率。深化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协作,定期开展远程会诊与技能培训,同时推广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模式,利用智能终端推送个性化健康指导,真正实现“防在平时、管在细微、治在精准”。
作为基层健康守门人,拱焦中心始终将医防融合视为提升服务质效的核心路径。此次培训不仅强化了医护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更推动了慢性病管理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深刻转变。通过织密筛查网络、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技术应用,稳步构建起覆盖全人群、贯穿全周期的呼吸健康管理体系,让居民享受到规范、连续、有温度的健康服务,切实彰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基石作用。
来源丨拱星墩焦家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2025-04-26 21:28:00
-
2025-04-25 21:07:00
-
2025-04-24 08:48:00
-
2025-04-24 08:34:00
-
2025-04-23 22:00:00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4-27
-
04-27
-
04-26
-
04-26
-
04-26
-
04-26
-
04-26
-
04-26
-
04-26
-
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