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标签:
美国 亿元 中国 关税 企业 清明 项目 工作 万元 公司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实时讯息

双巨头合作 “上汽+华为”如何改写游戏规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8:20:00    

汽车圈鲜有这样的合作。

自双方官宣合作之日起就持续引爆行业热议,每一次进展都牵动全产业链的神经。

当智能科技巨头遇上中国汽车工业脊梁,这场合作注定改写游戏规则。

一边是以鸿蒙智行重塑智能汽车体验的华为,用颠覆性技术重新定义人车交互;另一边是拥有70年造车积淀、累计服务超1亿车主、在全产业链深耕布局的上汽集团。

两家车企的握手,不仅关乎两款产品的诞生,更将重塑智能电动时代的产业格局。

行业热议的焦点,早已超越“要造什么样的车”“推出几款产品”“定价几何”的层面。这场合作最令人期待的,是两种基因的深度交融:华为的IPD敏捷开发体系如何激活上汽的组织基因?上汽集团的垂直整合能力怎样赋能华为的智能化落地?产品定义逻辑如何重置?组织变革中如何形成“打仗能力”?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催生“1+1>3”的化学反应。

战略共振 双方启动新产业范式

“放下架子”,躬身入局,不带任何保留地做好新品牌和新产品,这是上汽集团方面给予这次合作的态度。

对于合作,上汽集团并不陌生。过往四十年,上汽集团与德美车企有着丰富的合作经验。这种聚焦优势资源,美美与共的基因使得上汽集团过往几十年一直在汽车圈中保持领先。

不过,上汽高管也坦言,过往合资合作的文化使得上汽集团在产品定义能力上有些缺乏,这也是为何上汽集团要与华为合作的原因。

身处车圈龙头的地位保持反思,且能快速行动和调整,对于如此规模的汽车集团而言,观念层面的改变,执行层面的落地,需要勇气,更需要魄力。

而华为的模式,恰恰又是传统整车企业值得借鉴的。尤其是华为引以为豪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和集成产品营销和销售流程IPMS。比如,IPD体系的核心是由来自市场、研发、制造等方面的人员组成的跨部门团队共同管理整个规划和开发过程。通过IPD管理体系,产品开发会更加关注客户需求,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生产性、可服务性等。这套体系在华为内部广泛运用,并被看作是华为成功的关键方法论之一。

这种学习不只在组织层面,还体现在人才发展层面。上汽集团一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领军企业,有着充沛的人才储备和深厚的行业经验,如今随着年轻干部进入上汽与华为项目,进一步适应互联网文化,也加速了传统汽车制造思维与数字化、智能化理念的深度融合,也为未来智能出行生态的构建奠定了人才与文化基础。

由此可见,与华为的合作成为上汽“全力一搏”的重点项目,甚至担负着颠覆集团固有思维模式、加速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重任。

全产业链赋能 智驾平权落地实践

更重要的是,上汽集团和华为的布局,不单单关乎双方的未来。往更深度来看,两者的布局与宏观环境相贴合。

“智能化”的布局是中国汽车实现引领的关键。而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布局深刻契合了智能时代浪潮。双方的合作将成为新的势能,不仅是对能源转型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重塑全球智能电动车行业规则与标准中的重要参与者。

厘清所有的阻碍,确定合作的方向,梳理“牵手”的细节,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已经在加速落地之中。

今年2月,上汽与华为正式签约,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得益于上汽集团的产销规模,上汽集团拥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规模化生产优势。

目前,上汽集团旗下有华域汽车、延锋等成熟的零部件企业,并在孵化零部件企业,接下来还有布局智能底盘业务。过往在全产业链的深耕使得上汽集团已经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可以说,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不仅是产业链优势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更是对智能汽车市场的一次深度重构。未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向大众市场加速渗透,“智驾平权”将加速落地。上汽集团与华为的联手,既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前瞻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