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夏到沈阳 跨越七十载的清明祭扫路
4月4日清明节,来自宁夏中卫市的王宗奎携全家七口,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英名墙“王”姓烈士的名单里,逐一寻找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名字。
“找到了!找到了!”循声望去,王宗奎“扑通”一声跪在“王进兰”的名字前,放声痛哭……“爹啊,我终于找到您了,我带着孩子们来看你了!”七分多钟,王宗奎始终保持扑倒的姿势。70多年的寻找,终于完成了再见一面的心愿。
“我的父亲叫王进兰,他们弟兄三人都去抗美援朝了。最后一次见父亲,我还穿着开裆裤。父亲把手枪的子弹给我玩,还给我剃了头。临走那天,他背着枪走了二三百米,我奶奶对着他的背影喊:王进兰,你回过头来,再把娃娃看一眼。他回过头看了一眼,然后就走了。那一幕成了永别……”
父亲离开家时,王宗奎还小。今年他80岁了,身材消瘦,额头布满皱纹,眼里满是血丝。
“烈士证发下来的时候,全家的天都塌了,我奶奶和妈妈哭晕了。后来,奶奶患上了癫痫病,妈妈也改嫁了。我一直都有一个信念,就是再见一次父亲。我时时刻刻都很想念他。”王宗奎说。
王进兰,出生于1928年。1950年入朝作战,于1952年牺牲。“2019年,相关领导到家慰问,我将唯一心愿汇报给他们,就是希望有关部门找到王进兰烈士的安葬地。后来,当我听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有父亲的名字,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由于身体欠佳,前几年孩子们不让我来沈阳。现在我80岁了,再不来恐怕没有机会了,所以今年清明节,我的儿子王玉泽、王玉杰和女儿王秀渼等七人陪我来了。”
“我家里摆放着国旗,因为那是无数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在父亲的烈士证旁边,还有父亲的画像,我的子女以我父亲为榜样,现在他们都成长得很好……”王宗奎流着泪说,“自从知道英名墙上有父亲的名字,我就想来沈阳,今天终于来到沈阳,摸着父亲的名字,我感觉现在特别幸福,终于不孤独了。”
“从小看着爷爷的照片,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我们能感受到爷爷的力量,所以我们都很争气。”王玉泽说,陪爸爸从陵园回来,他不吃饭也不喝水,我们全家的心情也久久都不能平静,“来沈阳是我们全家的心愿,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看到那么多人来祭拜,我们很欣慰。国家在这里举行的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我们每年都在关注。等爸爸心情平复一些后,我们想带他在沈阳走一走,这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了,我们还会来的。”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禹墨 钟俊东)
-
2025-04-06 06:04:00
-
2025-04-05 20:53:00
-
2025-04-05 09:21:00
-
2025-04-05 06:31:00
-
2025-04-03 20:15:00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4-07
-
04-07
-
04-07
-
04-07
-
04-07
-
04-07
-
04-07
-
04-07
-
04-06
-
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