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69岁科学家,潜入海底5100米!
4月23日
“深海一号”科考船携“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完成科考任务
返回海南三亚
今年69岁的苏州人朱伟林
是科考队员之一
也是“蛟龙”号迄今年龄最大的下潜科学家

朱伟林从“蛟龙”号出舱。受访人供图
出海:在深海捡石头
朱伟林执行的是“蛟龙”号第335次下潜
是本次科考任务中的第4个下潜航次
4月9日清晨6点多
印度洋海面
朱伟林
同另一位下潜科学家以及一位潜航员
一同向深海下潜
这次下潜
朱伟林等人考察的是一座
被科考队员临时命名为“小珠山”的海山
这座“小珠山”
直径约10公里
最高点位于海平面以下3700多米
这次深潜
时间长达10个小时
最终深潜顺利突破5000米
达到5100多米
在这个深度
朱伟林看到了海山上竟然还有大量生物
有海参、珊瑚、海星等
更难能可贵的
是他们成功取得了玄武岩样品
确定了海山碳酸盐岩与玄武岩的分界
这将为他们分析海山的
形成和演变提供帮助
甚至对研究整个大洋的形成和演变
提供帮助

“蛟龙”出水 受访人供图
回家:看遍山海归故乡
从3月27日自三亚启航出发
至4月23日返航
朱伟林参与的这次科考任务
耗时近一个月
返航当天
他便搭乘航班抵达上海
再换乘高铁和地铁回到苏州家中
“交通实在是太方便了,我到家的时候,发现上海的朋友也刚好踏进家门。”正因交通便捷、环境舒适,朱伟林跑遍了全球大半部分海洋,退休之后还是决定回到苏州。

朱伟林在苏州家中介绍科考情况。苏报融媒记者 叶永春/摄
1956年
朱伟林出生于苏州枫桥向街
如今的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
自幼聪颖的他5岁便上了小学
人虽小,成绩总是排在前面
同济大学毕业后
朱伟林被分配到了河北涿县
石油部海洋油气资源评价所
(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前身)
后又至挪威工学院石油勘探专业继续深造
在工作中,朱伟林先后承担了我国不同海域盆地相关项目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国家以及省部级奖项。他主导编写的11本关于海外油气分布的书籍,已经成为帮助我国油气公司走向海外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参考资料。
2020年11月20日,OTC(国际海洋技术大会)宣布授予朱伟林特别贡献奖。这一奖项是全球石油工业界最为重要的奖项之一。朱伟林的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

朱伟林在“深海一号”。受访人供图
畅想:期待下一个“5000米”
本次深潜
朱伟林作为“蛟龙”号迄今
年龄最大的下潜科学家
不仅让家乡人感到自豪
还让母校师生倍感振奋
69岁,如何保持这样的体魄?
朱伟林笑言:
或许就是保持尝试和挑战的决心和恒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6年退休后,朱伟林和家人突发奇想,决定冬季进藏,并在当年12月31日突破了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口。“冬季进藏,含氧量很低,居然突破了,身体并没有感到不适。”朱伟林笑称。
正因对未知领域始终保持好奇
朱伟林在科研项目上
还将不断突破
用他的话说
自己或许和“5000米”有缘
实现了高海拔5000米的突破
和深海5000米的突破后
自己的下一个“5000米”在哪里?
活力满满的他,依然饱含期待
向科学家朱伟林致敬
为他点赞
来源:苏报融媒记者 叶永春/文
编辑:肖明
-
2025-04-26 11:05:00
-
2025-04-25 12:04:00
-
2025-04-24 21:21:00
-
2025-04-24 18:20:00
-
2025-04-24 12:13:00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3-26
-
04-26
-
04-26
-
04-26
-
04-26
-
04-26
-
04-26
-
04-26
-
04-26
-
04-26
-
04-26